751国际设计节|主题展览“置身何处”,关注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联性-米乐官网app

751国际设计节|主题展览“置身何处”,关注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联性

10月28日-11月6日,以“before 2060为可持续发展设计”为主题的2022北京国际设计周-751国际设计节即将盛大开启。

751国际设计节的主题展览“置身何处”,将于10月28日开幕,并延续至11月29日闭展。主题展览从全球对生态环境的各种指标及承诺出发,关注在这个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联性。

与他者共同生活在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地球上意味着什么?

▲ refuge for resurgence, superflux

在这些对于生态的承诺泡沫里面,如果我们不改变现有以人类自我利益和幸福为中心的互生方式,我们将极速地把地球推向多种极限。而可持续作为一个理念,限制于解决如何满足人类个别的、主观的、偶然性的利益。但最根本的自然仅被视为一种资源,这样的可持续思维方式未能认识到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 cambio, formafantasma

而在这个不寻求保护而是寻求催化和再生的世界,为多物种共存设计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才能为所有这些纠缠在一起的生命体提供足够的养料?我们还剩下多少时间? 多物种共存的方法注重多样地捕食系统、寄生关联、设计决策、共生邻里等关联。这些延展的关系不仅仅是静态意义上的环境。相反,生态平衡将永久处在一个不断被塑造和被重塑的动态中,其中包含动物,植物,矿物质,基因物种共享的生命意义,价值和情感的流动状态。

本次展览聚集了多学科的研究与观察,深入讨论物质以及物种的本质性和历史性,帮助我们认识人类,认识自然,以及对待自然。策展核心问题提出“在无法医治的生态中,个体的身体和观点应置于何处?”

▲ red mud, studio thusthat

展览将呈现“限时供应”,“交织体征”,及“共生复兴”三个章节。第一章节“限时供应”探究我们手边熟悉以及紧迫的资源,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感知。第二章节“交织体征”呈现的是我们与地球上其他生物之间繁杂巧妙的链接,这些生物有些可见,有些不可见,有些已不复存在,有些存在于未来。第三章节“共生复兴”跟紧推动我们认识纠缠的再生和协同关系。

特邀策展人

本届751国际设计节邀请独立策展人anouchka van driel(何京蕴)及miman工作室创始人周衍(anne zhou)担任本次主题展览联合策展人。

anouchka van driel(何京蕴)

anouchka van driel(何京蕴),曾与荷兰王国⼤使馆、荷兰设计时尚建筑(ddfa)、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阿姆斯特丹市政府等组织合作。

周衍(anne zhou)

周衍(anne zhou)曾与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威尼斯设计节,比尔盖茨基金会,同济大学策展实验室等组织合作。

参展者

邓恩&雷比 dunne & raby

formafantasma

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 wang fang lab, 卢露 lu lu, studio miman (合作项目 collaboration)

顾广毅&谭君妍 kuang-yi ku & adelaide lala tam

郭城 guo cheng

荒木宏介 kosuke araki

建筑大王 claudeverett

利亚姆·杨 liam young

迈克尔·王 michael wang

nonhuman nonsense

沈宾 biin shen

studio ossidiana

studio thusthat

study o portable

superflux

众建筑 people's architecture office

参展项目亮点

01 undoing the human, 2022

dunne & raby

▲undoing the human (sketch studies) by dunne & raby

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认识到,世界不只是一个世界,人类世界,而是多个世界。每个物种或生命形式都有自己的世界,就像我们的世界一样真实。dunne & raby 通过思辨的方式尝试想像当我们不再保留人类的形状,或者不由人类物质制成的状态时,我们如何经历形象、物质和概念的转变。

02 the purple earth, 2022

michael wang

▲ the purple earth, michael wang

紫色地球假说设想的是一个与我们今天所知的地球截然不同的存在。约26亿年前,大气中的游离氧含量突然增加,在这个氧化灾变事件大规模出现的地球之前,对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来说,氧气是一种有毒气体。盐杆菌使古老的海洋染上紫罗兰色。基于紫色地球的假设,michael wang 通过the purple earth揭示了色彩如何定义我们世界的可能性。紫色地球挑战了一种基于已知可见世界的生命观,它出现在事实与虚构、过去与未来、生命与非生命的交汇处。

03一圈之貉, 2022

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 王放教授, 卢露, studio miman (合作项目)

▲ 生活在城市中的貉,摄影:王放

城市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许多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野生动物消失了,而这种土生土长的动物和我们共享城市生活。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围绕城市野生动物建立了一个跨越全市的野生动物监测网。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第一次看到城市范围内竟然有那么多的野生动物,它们和人类的关系是那么近。studio miman邀请插画师卢露共同创作的装置,通过一系列文字视觉的元素尝试为公众翻译实验室的科研研究工作。

展览将于10月28日在北京751园区a23号楼开幕。10月30日下午将会举行展览论坛,论坛主题基于展览“置身何处”策展概念中的核心问题:“你对于地球的美好愿景是什么?”

美好愿景通常是基于令人愉悦的想象,而并不完全依附理性,参照证据或考证于现实。它是信念和欲望之间产生冲突的产物;它既可以是积极正向的,也可以是包含讽刺的;它叙述了乐观与悲观参杂之后的多层含义。通过假设分析来构想未来的极端潜在可能性是思辨设计的核心方式伦,旨在帮助我们思考当今地球的矛盾现状。

展览中,每位参展艺术家及设计师都表达和呈现了他们的美好愿景。论坛也将邀请学者、实践者和思考者分享他们对地球的美好愿景,通过叙事和交流,激发我们对如何更好地共同生活提出多样的见解,认识到对地球所有物种和物质美好愿景的现实意义。

相关知识











网址: 751国际设计节|主题展览“置身何处”,关注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联性 http://m.jjzxw.cn/newsview156664.html
所属分类:品牌资讯

推荐资讯